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新闻中心
   党建园地
   学校新闻
   最新通知
   教育新闻
   图说新闻
 ·淳安实验小学教师团来 [12-03] 
 ·衢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童 [12-03] 
 ·一二年级举行期中考试 [12-03] 
 ·衢州市柯城区万田中心 [12-03] 
 ·《从一个课题报告的修 [11-22] 

 杭州育才中学
 地址: 杭州市拱墅区大运河商务区冠军路8号
 电话: 0571-88298028
 Mail: yczxhz(AT)hzyczx.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针对英语好看对抗赛的听后感——唐永红

时间:2015-01-15 12:24:42    浏览次数:     

针对英语好看对抗赛的听后感

                           锦绣中学  唐永红

   赛课前几天又要自己上课又要听课还要记录要点并给上课老师提建议,真的感觉好累,今天停下来思考还是觉得累,但和上课的老师来比,我想他们应该更累吧。当自己静下心来整理时,感觉收获还是很多的。我就从自己从听课和自己的教学来谈谈自己的几点收获。

  首先在磨课的过程中,我发觉:对于不是自己班的学生在上课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问题的设置一定要简单,要考虑让学生放松下来,要给学生更多的提示和暗示的图片或语言,要在安排活动时,尽可能的让学生自发自觉的主动参与,要让更多的学生动起来,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变换活动的方式。老师的构思不是从自己方便教出发,而是从学生方便学考虑。原来看不同的老师上课要考虑这么多的方面。而自己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这些方面,总是从自己的方面出发。考虑自己怎样教才能更自然,更方便引入知识,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特点,要在自己认为有趣的课堂主动参与课堂的氛围中,教学的效率才是最高的。

   其次在听课的过程中,发觉自己身上更多的问题。比如育才俞佳老师的课,淡化处理2D,而在教2D的过程中找到相关的语法特点来处理后面的语法,我觉得方法很好,也给自己以后上课提供了一定的思路。但是这样上课的前提是每个孩子都非常愿意学习英语,并有迫切的希望去改变自己目前的学习状态。如果我的学生在非常想要学习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比如东南的颜笑萍,她的课霸气十足,整个班完全在老师的掌控范围内,节奏语言干净利落,上课也有很好的活动设置,课堂掌控能力不好的老师可以很好的借鉴她的上课风格。从而想到我的课堂,有时太严厉太快会让基础薄弱的学生跟不上老师的节奏,被老师的气场压制,不敢发言,因为紧张不会思考,从而只想躲避老师的视线,长期下去会让学生不愿意回答问题,课堂气氛压抑。所以老师的语言速度会对孩子个性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我更应该学习汪飞瑛老师的教学风格,在平时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并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并能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调节课堂气氛,该严格时严格,该鼓励时鼓励。并学习她对语法课的独到的教学风格,把语法和语用充分结合让学生即感到学习英语的趣味性又能通过说的练习领会语法知识的用途。难怪自己在上语法课时,课堂气氛压抑学生精神不振。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让自己感觉印象最深的反而是遂昌中学的老师,我简直就像看见自己在讲作业练习和试卷讲评时的身影。自己感觉自己帮学生把知识整理的很清楚,记忆的方法给的很到位,已经把学生要遇到的问题都考虑到了,并要求学生做笔记,但是学生的脸上却有着疲惫这一痕迹,自己有时还因孩子不认真听很生气,因孩子重复的错误想不明白,在听课时我全都明白了,这样纯讲知识的课堂是没有趣味可言的,哪怕你的出发点再好,也不能激起孩子的热情,效果自然不会高了。我们总说提高上课的效率,大多老师可能都认为,大的容量,仔细正确的讲解,充分的练习就是高效的课堂。通过同课异构的听课,使我真正明白,能够激发学生热情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

   最后我想说:每一位教师都希望学生喜欢自己,喜欢自己的课,获得更多的知识,增长更多的见识,那么老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要静下心来专研教材,研究学生,学习好的教学方法,更应该反思自己的课堂,把知识和语言的运用结合起来,让孩子在活动中感知语言理解知识,自觉的主动的学习。那么这个老师一定是成功的老师。我也希望自己成为这样的老师,虽然目前我的学生在学习中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他们还是很愿意学习的,所以我要有足够的耐心,在平时的教学中多了解学生,多设计适合学生的从学生出发的活动。让孩子愉快的学习语言。我也正在用听课中学到的方法在学生身上实践。尤其是把语法和语言结合的方法。学生也挺喜欢的。我想以后再参加的这样的活动时,我会更主动积极,因为好的课堂也会让自己一天都有愉悦的心情。




友情链接
地址: 杭州市拱墅区大运河商务区冠军路8号 电话:0571-88298028 email:yczxhz(AT)hzyczx.com 浙ICP备12015648号-2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1141号
您是第 访问者 技术支持:燎扬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