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the room?教学反思 常山育才中学 章三根
在来集团之前,我一直在琢磨一个问题: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好课应具备哪些特质?特别是跨学科视野下的好课是怎么样的?遗憾的是:因时间空间限制没能听到其他学科的课,失去了一次跨学科的学习机会;还因为自己是选手要避讳的原因,只听到我之后的两节课。但能听到省教研员的精彩点评,近距离接受名师专家的指导,这可是梦寐以求的大好事。感谢郜晏中校长为全体英语老师提供了这么好的一个平台,这节课和点评会让我终生难忘。正如我在介绍备课情况时所说:“这次赛课有一次为我”充足了电“,让我在教学之路上跑得更好、更远、更久。”我把这次的赛课看成是一次挑战,对自我的调整,经历了多年平淡的教学生活,这样的一次赛课,让我再次出发,忍受思考教学思路时的无比煎熬,享受找到思路顿开的欣喜,更珍惜教学研讨之后的顿悟。 窃以为好课的标准是目标定位要清晰(点要小),方法使用要得当(教法学法因人而定),活动设计要适当(围绕目标,给足时间练透),课堂主体要凸显(学生参与面要广度、深度、高度)、成果展示要充分(鼓励学生课堂生成和教师适时引导),课堂教学围着学生转,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 拿到八年级下Unit 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the room? 的Grammmar (2d -4a -4c ) 这一课题时,心理挺纠结,语法课本来就比较难上,再加上这一单元的语法看起来内容单薄,理解比较容易,学生似乎可以一眼看穿。但经验告诉我们,越是表面简单的东西越不容易,考验的是老师的功力。在定位教学目标时,我选了较小的切口。即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掌握2d,4a-4c的词语(borrow, hate, hang out 闲逛)b.掌握提出礼貌的请求Could you please...?和请求允许Could I/We ...?例句:Could you please take the dog for a walk? Could I go out for dinner with my friends? Could we get something to drink after the 2、技能目标: 学会在情境中使用句型Could you please...?和Could I/We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勤劳美德和责任感。 这样做的目的是紧紧围绕目标语开展教学活动。在难点的把握时我当时略显简单,现重新设计如下:重点:1.key words: borrow ,hate .hang out 2. 在实际运用中Could you please...?和Could I/We ...? 以及应答语Yes,sure/All right./OK,but… Sorry,you can’t。难点:1.理解并掌握情态动词could在不同句型中的具体用法:礼貌的请求Could you please clean the room?和请求允许Could I/We go to the movie? 以及could 用来make suggestions的用法(基于学生的已有知识,Unit 2已提及)。2. Could you please...?和Could I/We ...?应答语中只能用can .简单的内容教师更需要思考如何深挖深教。以本课为例:看似简单的句型背后蕴藏的文化意识学生是否真的理解了会运用?委婉语的使用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教师能否帮助学生拨开云雾见青天,在情景中运用Could you please …? –Make polite requests 和Could I / we …?—Ask for permissions等目标语,那就得看教师对目标的确定和坚持。 几点思考: 1.活动的设计。我在本堂课的初设计时设计了较多的活动(interview,,report,pairwok和不止一个的groupwork。以前我认为,活动多可以让课堂氛围看起来更活泼些。但听了李老师的点评,使我焕然大悟,课堂中活动贵精不贵多,每一个活动要做就一定要做透。一堂课上的活动多,看起来热热闹闹,但学生语言输出量和质的都有影响。所以今后设计的活动既要具备难度上的逐步递进,更要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生活体验的活动。用李老师的话来说:活动要考虑到情景的真实性和活动的可操作性,对于学生来说是容易的。 2.细节要关注。细节决定成败,如幻灯片上的例句选择一定要精准,用词要恰当,逻辑要更严密,板书不要追求新奇,更应该脚踏实地的书写出重难点。 3.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是老师给予的。作为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用学生的眼光和心理去观察和理解问题,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及时了解学生的困惑。 4.平时,我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学生以及学科知识的传授上,而很少研究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这堂课让我反思自己精心设计的导语是否起到了作用,提问是否有启发性,是否注意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选择了学生饶有兴趣而又疑惑不解的问题作为讲解的突破口,是否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技能。可以计算时间,我们花了多少时间给学生以信息和引导,又有多少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反思或实践。 2015年1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