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浙江锦绣·育才教育集团党总支
电话:0571-88298028
传真:0571-56796838
邮箱:yczxhz(AT)hzyczx.com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大运河商务区冠军路8号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后研讨 >> 教后反思

观后感-程瑜

时间:2016-04-25 13:48:15    浏览次数:8234       

探究就应该就探究到底
杭州市锦绣中学 程瑜

  备战好课是个痛苦的过程,但收获更多。我觉得上“好课对抗”是一种成长!不在乎结果,过程更主要。
  陈锋老师建议我写一篇《科学探究也要打假》,我觉得,不光是科学探究打假,要打假就应该打到底,不能半途而废。整个学习模式都应该学生为主,我个人认为中国的课堂基本都是假探究,就没真探究。陈锋说的未必就是真探究,不要被实验绑架了。真正的探究是那个美国老师给我们上的“水下机器人”,人家不是为了探究而探究,人家就是锻炼动手能力,人家上课,理论不多,就是动手。先思考再动手,不是实验,是真正的实践!哪像我们为做实验而做实验,先把理论学完了,F浮=ρ液gV排都知道了还去谈什么探究,人家老外,就让孩子自己去摸索,这个水下机器人沉下去人家就让孩子自己想办法,粘些泡沐之类。我们老师有个小组只能漂浮,我要悬浮怎么办?人家动手撕掉些泡沐。这是真动手,真的探究。美国人就敢大胆放时间让孩子摸索。
  我们当老师从上课走进教室到下课走出教室,整堂课教师都在滔滔不绝的讲,既做导演又做演员,从课本到课本,讲的头头是道。学生只是听众、观众,从黑板到笔记本,记得昏昏欲睡,教学模式陈旧、呆板。教学过程只有一个单向的机械的教,而没有令人愉悦的主动的学。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教师讲解针对性不强,从课本到课本,从概念到概念,完全按照教材内容,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感受,脱离五彩缤纷的生活世界和学生丰富的内心感受。教学手段落后、贫乏,使整个课堂成为一滩死水。学生的主动作用无处发挥,能力无处培养。你说这样的是真教学吗?不是假教学是什么?要改就应该改到底,不能半途而废。就像现在的政府反腐,中央政府就是要反腐到底,半途而废还不如不反腐,这点我举双手赞成党中央的政策。所以做事不能半途而废,教学改革也一样。所以我们教学啊探究啊都一样,要注意师生平等探索讨论 :对提出或设置的问题,教师要通过引导、类比、对比、联想、观察、实验、归纳、化归(个人认为推理法就是理想化实验法,王耀村老师说的和我们的不冲突),形成更数学化、更抽象化的问题;或形成引入探索、有希望成立的猜想;事项分解成更小、更具体、更可操作、更熟悉、更清晰并表现出递进层次的问题,为培养创造性思维作好必要的思考准备。在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应用学过的知识自己解决问题。特别要鼓励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中的独创性和创新精神。
  科学课的内容繁多,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对教师的知识要求很高,因此教师要及时补充知识储备,同时要学会科学探究的技能,具备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这样科学教学质量会更高。所以学到老活到老。 
  再者,我们要创新,创新性原则就是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创新的教,学生要创新的学,营建一个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良好的、民主的、和谐的环境。校长在31晚上批评我上的太保守,太中规中矩了。我应该把演小品的功夫放入课堂,其实平时我的课很活泼,公开课怕变,其实应该要创新。坚持创新性原则,在教学方面,教师就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竞赛式、辩论式、调研式等优化教法,不仅传授知识,还要交给学生知识创造的规律,交给学生发现、获取知识的能力在精神方面就要形成一种宽松的、民主的、和谐的气氛。布鲁纳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语言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案编写离不开对问题的探究,其实为这次想利用未来课堂,所以只有练习。应当看到,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没有对问题的探究,就不可能有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不可能有学生的独立思考与相互之间思维的激烈碰撞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就得不到真正的磨砺与提高。而学案的“问题教学”就是使学生在自行的探究过程中,在积极的思维中,进入思考和创造的王国。教学不应是简单的灌输,单一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诱导,学生的自我探究,自我感悟。因此,探究性原则应当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提出独到的见解,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敢于大胆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同时,注重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仅扩充个人的知识视野,而且形成探究的兴趣、创新性思考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 所以教学要到底的变。
  “教育是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让学生唱主角的过程”,“教育应该让学生成为他自己,而不是别人。”因此,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这样不仅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开阔思路,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养成善于求异的习惯,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人们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往往习惯运用某种思维方式思考,时间久了,就会产生思维定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多样化的思维环境,提高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广阔性,教师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创设思维情境,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提供创新素材和空间,用“教”的创新火种点燃“学”的创新火花,才能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独创性,让学生学会批判地接受前人的各种成果,形成不唯师、不唯书、只唯实的思想观念,不断超越自我,逐步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学生的学习是在原有认识基础上,通过他们不断与新信息进行交流和思维撞击,在彼此的相互作用中,逐渐生长出新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建构新的认知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原有认识在探究过程中经过冲突和挑战,在生物知识的构建中起关键作用。设置认知冲突情景,让学生在前后矛盾中产生强烈冲突由“无疑”到“生疑”。
  在教学中尽量创造一些实验的条件,让学生亲历实验设计过程,分析实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实验方法,通过筛选、优化、组合形成验方案,进行试验,探究实验的结论应围绕探究假设进行:假设究竟是被推翻还是被验证,在得出结论时不仅要陈述假设被推翻还是被验证的结果,还要说明假设获得验证时成立的条件或者假设被推翻的理由。
  因此,无论是教学还是科学实验探究不能只在嘴皮子上,要落实到位。而且不能半途而废。谢谢校长给我这个成长的机会!感谢科学组的同仁的指导帮忙!
  2016年1月1日